
“遼寧行”啟動儀式上,沈陽和平區區委書記楊亞洲致歡迎詞。記者陳創明攝

網絡記者在采訪。記者陳創明攝
廣西新聞網沈陽6月10日遼寧訊(記者陳創明)近年來,遼寧在擴大對外開放振興老工業基地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開發建設為遼寧的發展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為加強對振興老工業基地、構建和諧遼寧的宣傳,展示沿海開放的重大成果,通過網絡媒體擴大遼寧在海內外的影響,由遼寧省委外宣辦主辦、東北新聞網承辦的"遼寧網上行"活動今天上午在沈陽拉開帷幕,活動的第一站記者采訪沈陽和平區。 
 
  據了解,和平區位于沈陽市的中心區域,是沈陽市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中心,轄17個街道辦事處、82個社區,總面積37.6平方公里,人口66萬人,居住著漢、回、滿、蒙、朝鮮、錫伯等29個民族。
區域內駐有遼寧省委、沈陽軍區司令部及美國、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的總領事館。東北電業、郵政、鐵路等行業樞紐以及遼寧和沈陽的電臺、電視臺、沈陽日報集團等多家新聞媒體也坐落在和平區。
    和平區是沈陽市綜合經濟實力領先的中心城區
    和平區以發展第三產業為主,具有較強的經濟綜合實力,經濟總量在沈陽市乃至東北地區城區中名列前茅。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1.7億元,自1997年以來始終保持著東北第一財政大區的稱號。
和平區具有近百年的商業發展歷史,商貿集聚功能十分突出。聞名遐邇的全國十大商業街區之一的太原街和世界上第二大朝鮮族聚居區的西塔地區等幾大商圈的集散能力極強,匯聚了中興商業大廈、沈陽五洲商業廣場、新世界百貨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全區共有各類大型專業市場16個,外商投資企業300余戶。同時還駐有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等80多家銀行及省市信托、保險、證券等60多家金融機構。
    和平區是沈陽市社會事業優勢明顯的中心城區
    區域內教育和科技資源十分豐富,駐有東北大學、中科院沈陽分院等47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66所中小學,匯集了一大批高級專業人才和高技能產業人群。全國聞名的南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坐落在和平區,顯示了人才與知識密集的“硅谷”優勢。和平區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全區有331家醫療機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以及東方婦嬰醫院在東北地區享有盛譽。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9個,傳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近年來,和平區相繼榮獲了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區、全國科技進步示范區、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全國社會文化先進區、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區、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區、全國社區殘疾人工作示范區、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示范區、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沈陽最大的商業開發區長白島電子與模型發展規劃。記者陳創明攝
和平區是沈陽市環境資源一流的中心城區
    和平區擁有良好的環境資源,沈陽市主要的五星級和四星級酒店,如萬豪、洲際、喜來登、新世界等都坐落在和平區。目前區內共有各類酒店近1800家,西餐廳190余家。此外還有中山廣場等7處大型廣場、南湖公園等8個公園及大型公共綠地,綠化覆蓋率達到25.1%,并擁有享譽國內外的五里河體育場等沈陽最好的文化體育設施。 
和平區擁有密集暢達的交通網絡,驅車1個小時可以到達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等城市。同時,還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北市場地區的實勝寺為清朝盛京八景之一,錫伯族家廟是中國錫伯族唯一的一座家廟,相繼舉辦了“皇寺廟會”、“韓國周”、錫伯族西遷慶典活動,其中“皇寺廟會”被列為沈陽市四大文化品牌之一,皇寺廣場被評為全國特色文化廣場,錫伯族家廟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單位,“韓國周”活動已成為沈陽乃至遼寧對外開放的重要品牌。
 
    和平區以提高中心城區綜合競爭力為目標,提出了建設“五區、三街、兩點、一帶”的總體發展思路,即建設長白、太原街、北市場、西塔、五里河“五大特色商貿區”,打造和平大街、南京街、勝利大街“三條特色街”,挖掘砂山、南市“兩個點位”發展潛力,建設渾河景觀休閑產業帶,力爭在“十一五”期間,把和平區建成輻射東北的商貿中心、生產要素配置中心、總部企業中心,進入全國經濟強區、文明城區、和諧城區,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展望未來,和平區將牢牢把握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建立遼寧中部城市群(沈陽經濟區)的戰略機遇,以發展、和諧為主題,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加快實施三產富區、科教興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提升中心城區綜合競爭力,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再創和平區新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