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思維求善治
用法治思維求善治,即反對人治思維、特權思維,運用法律規范、法律原則、法律邏輯分析和處理我們黨治國理政中面臨的問題,積極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
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每個組織和個人都要牢固樹立憲法至上、法律至上的理念,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切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行使權力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習近平同志還指出,要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依法治理經濟,依法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問題,避免埋釘子、留尾巴。用法治思維求善治,要求黨員、干部適應全面依法治國的大勢,實現思維方式的與時俱進,以法治眼光、法治方式想問題辦事情;帶頭學法、知法、用法、守法,嚴格履行法定職責,在法治的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真正建立對法治的信仰和敬畏。
用系統思維聚合力
用系統思維聚合力,即以系統論原理為指導,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把握事物、思考問題,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凝聚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運用系統思維分析問題、指導工作,是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的。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堅持統籌兼顧。習近平同志強調,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系統思維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理念,為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二是注重協同耦合。只有系統內部各要素實現協同耦合,系統才能有效運行并實現效益最大化。習近平同志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三是堅持開放包容。開放性是系統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開放的系統才具有活力。習近平同志將開放發展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發展理念,積極促進中國與世界融合發展。他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上提出:“應該建立合作而非對立的關系,倡導開放而非封閉的理念,尋求共贏而非零和的結果,實現一體化而非碎片化的目標。要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形成彼此融合、互為補充的局面。”這為我們促進互聯互通、推動開放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南。
| 上一頁 下一頁 |
| 第 [1] [2] [3] [4]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