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新聞網-南寧晚報訊(記者 高宇峰)全區私營企業與5年前相比增長了150.9%,農民專業合作社更是增長281.46%……這些均是在9月30日自治區工商局召開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內容。廣西商事制度改革的這5年來,全區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健康有序的個體私營經濟帶出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據統計,全區個體私營經濟5年來發展迅猛。截至今年8月底,全區共有私營企業56.93萬戶,注冊資本(金)23730.46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150.9%、448.78%;個體工商戶159.82萬戶,資金數額1257.65億元,同期增長36.22%、139.26%;農民專業合作社4.45萬戶,出資總額678.66億元。同期增長281.46%、441.37%。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帶出了大量的從業人員。如現在在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達到387.24萬人;從事個體從業人員達367.03萬人,而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總數也有37.58萬人。
廣西商事制度改革不斷促進非公經濟增長。其中就有全區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登記改革。去年11月28日,全區發放第一張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到今年8月底,共發出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營業執照26.13萬張。南寧也開展個體工商戶簡易注銷改革試點。目前,南寧市工商局已辦理個體工商戶簡易注銷近5萬戶。
此外,多項改革在全國還作為示范點。廣西在桂林市和梧州市開展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全程電子化試點。今年7月1日桂林市和梧州市的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梧州市發出了全區第一張通過電子化系統辦理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個體私營經濟健康有序發展,首要是營造公平公正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強化服務經濟發展意識。為此,全區開展服務市場主體發展的“六進”和“聯百幫千扶萬”活動。各級工商進企業、進園區、進市場、進校園、進農村、進電商,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和聯系。
因勢利導、從無到有,扶持家庭農場發展。鼓勵達到一定規模的種養主,在工商部門注冊成立家庭農場。通過引導家庭農場集約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經營,全力服務“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村市場主體。今年8月30日,廣西個體私營企業協會正式成立,全區個體私營企業正式有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