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幫扶上下聯動
今年初,我區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動態管理辦法》,加強全區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和5000個貧困村、54個貧困縣信息數據的采集更新,建立精準扶貧臺賬,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辦法明確三類建檔立卡貧困戶將予以剔除,對已脫貧的貧困戶因災、因殘、因病、因學等返貧的,按照返貧申請、入戶核驗、村級評議、鄉鎮審核公示、縣級審定公告五步程序進行返貧認定后,納入貧困戶管理。
同時,自治區以扶貧信息系統、《廣西脫貧攻堅精準幫扶手冊》等為主要載體,通過及時采集、錄入、更新、大數據清洗和檢索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相關信息,建立種類齊全、信息真實、數據準確的建檔立卡動態管理臺賬。今年7-9月,自治區按照國家統一要求,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不設規模限制的貧困人口動態調整,確保應納盡納、應返盡返。
在扶貧信息員隊伍建設方面,我區實行區、市、縣、鄉、村五級扶貧信息員制度。明確各級信息員數量和最低限制,其中設區市和非貧困縣安排2名以上,貧困縣安排3名以上,有扶貧開發任務的鄉鎮和行政村安排1名以上扶貧信息員,特別是貧困村及100戶以上的非貧困村至少落實1名專職信息員,100戶以下的非貧困村落實1名專職或兼職扶貧信息員,并保障經費等條件,確保有人做事。
2016年1月,我區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試行),對精準扶貧檔案規范化建設提出了要求。2017年5月,印發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明確各級精準扶貧檔案歸檔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要求,自治區統一制定了區、市、縣、鄉、村、戶六級檔案目錄,全區“一盤棋”推進扶貧檔案建設。同時,明確要求自治區、市、縣三級均抽調檔案、扶貧部門各1人專門負責精準扶貧檔案建設工作;鄉、村一級扶貧信息員同時兼任檔案員。在全區縣級以上(含縣級)設有專門的精準扶貧檔案室,鄉、村落實有地方存放精準扶貧檔案。
| 上一頁 下一頁 |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