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圩的羽毛制品已經形成了系列的產業鏈條。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道組供圖

小羽毛制成的耳墜,也是一種時尚的飾品。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道組供圖

在貴港市華強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的操作車間,經過水洗后的羽絨原材料正在裝車。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道組供圖

網媒記者在貴港市華強羽絨制品有限公司集中采訪。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道組供圖
在貴港市華強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的操作車間,采訪團一行觀看了羽絨制品的水洗加工過程,看到羽絨原材料經過水洗加工“變身”潔白的羽毛在透明機箱里翻飛,網媒記者紛紛感嘆“原來羽絨是這樣加工的”。據該公司黨支部書記徐國榮介紹,公司主要經營羽(毛)絨及其制品的收購、加工銷售,將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橋圩羽絨企業轉型發展。此外,公司擁有日處理7000噸回用水能力的污水處理系統1套,污水達標排放,污泥也可用作澆灌、肥料,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保護環境,走好羽絨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羽絨加工從最初的土法粗加工,到引進國內最先進的羽絨水洗設備,貴港市華強羽絨制品有限公司水洗操作組組長藍其鴻感受頗深。“以前的水洗設備都要人工手動操作,現在設備自動化后簡化了流程,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產量也有所提高。”藍其鴻說道。
目前,橋圩鎮擁有羽絨企業108家,其中規模以上羽絨企業25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2016年,羽絨產值達37.8億元,全鎮年加工羽絨總量占全國的28%,世界的18%,是與廣東吳川、浙江蕭山齊名的全國三大羽絨集散地之一,產品主要銷往江蘇、浙江和上海等地,出口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先后兩次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羽絨之鄉”稱號。橋圩正攜手亞洲最大羽絨企業——柳橋集團,打造以羽絨交易中心、工貿科技創業園為“雙核”的中國—東盟羽絨產業基地。
| 上一頁 |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