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網媒記者在橋圩羽絨產業基地采訪。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道組供圖
羽毛制成的藝術燈罩,一盞可以賣到近千元。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道組供圖
網媒記者參觀橋圩羽絨產業展示廳。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道組供圖
廣西新聞網貴港12月7日訊(全媒體報道組)貴港市港南區位于廣西東南部、西江流域郁江河畔,是一座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郡新城,也是一座新興的濱江新城。12月6日,“網眼看貴港——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貴港行”采訪團一行來到貴港市港南區,實地探訪港南區橋圩鎮羽絨產業展示廳、華強羽絨有限公司和貴港港蘇灣作業區,進一步了解港南區羽絨產業和港口產業的發展及其成果等,感受港南區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港南區圍繞市委‘13446’及區委‘打造貴港發展新一極’的工作思路,牢固樹立‘工業強區’的發展理念,努力擴張經濟總量。‘十三五’以來,GDP年均增長8.4%;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高于自治區、貴港市平均增速,經濟和社會發展走上快車道。”貴港市港南區政協主席劉建森向采訪團成員介紹港南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時說。
通江達海交通便利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港南區擁有西江黃金水道沿江岸線 100 多公里,千噸貨輪從貴港港和區內的大秦碼頭、蘇灣碼頭、東津碼頭可直達粵港澳地區,是廣西重要的交通樞紐,是大西南貨物出口粵港澳和東南亞各國的重要通道。
擁有通江達海、運量大、成本低、節能環保的水運優勢,港南將大力發展倉儲、運輸和商貿物流,努力打造服務珠三角及桂東南,輻射西江中上游和大西南的區域性物流中心,目前正在沿江規劃建設建材、糧食等物流園,蘇灣作業區一期碼頭工程已經開港運營,現代物流業成為港南區的重點新興產業。
傳統、新興產業百花齊放 工業園區蓬勃發展
“橋圩鎮羽絨產業年加工羽絨羽毛總產量占全國23%,占全世界的18%,成為全國三大羽絨生產基地之一,被授予‘中國羽絨之鄉’稱號。2016年,羽絨產值達37.8億元,2017年羽絨產值預計超40億元。港南區生產的羽絨、膠合板等工業制品在廣西,乃至全國都享有知名度。歷經多年發展,傳統產業經過轉型升級,已初步形成羽絨、木業、造船、化工、飼料等特色傳統產業集群。”劉建森向記者介紹道。
坐落于港南區的省級重點工業園區——貴港市產業園江南園,占地20平方公里,以發展木業、羽絨、輕紡等產業為主,由新塘木業產業園、橋圩工貿科技創新園和八塘特色工業園組成。園區內基礎設施完善,目前已入駐史丹利、華強羽絨等大型企業,是自治區桂東四市東部產業轉移示范基地。
隨著貝豐、嘉龍海杰、建瑋電子、東澄電子入駐江南工業園,港南區電子產業年產值達到 50 億元,電子產業已發展成港南區的支柱產業之一。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相續落戶港南,新能源產業也將成為港南區支柱產業。
| 下一頁 |
| 第 [1] [2]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