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南縣縣長藍勝向媒體記者介紹平南縣的發展情況。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道組供圖
在農業、工業發展如火如荼的勢頭下,平南縣現代服務業也取得了新突破,以創立“南雄北帝”為特色旅游品牌,雄森動物大世界項目順利推進,年內試營業;具有廣西“張家界”之稱的北帝山風景區項目快速推進,截至2017年11月,該縣接待國內游客275.24萬人次,同比增長20%,入境過夜游客1.39萬人次,同比增長3%;國內旅游收入33.14億元,同比增長28%,旅游外匯收入589.55萬美元,同比增長10%。同時,打造“南僑北瑤中大安”特色小鎮新格局,建設進展喜人。另外,平南物流業迅速崛起,武林港現代物流園和高鐵新區物流基地建設順利推進,武林港二期開港運營,內河航運能力不斷增強。預計2017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2250萬噸,同比增長2.8%;集裝箱5.1萬標箱,同比增長1%,港口貨物吞吐量連續十三年位居廣西內河縣級港口第一位;加工貿易進出口預計達1.1億美元,完成年任務的110%。
平南縣縣長藍勝表示:“針對全縣沒有自治區級特色農業示范區、沒有星級旅游景區、特色小鎮發展不快等短板,平南縣按照‘33456’工作思路,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努力補齊短板。第一個‘3’是夯實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工作、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三大基礎’工作;第二個‘3’是抓好‘三特工作’,即抓特色農業、特色旅游、抓‘南僑北瑤中大安’特色小鎮建設;‘4’是聚焦四個100億元產業,重點發展壯大碳酸鈣、生物保健和食品、臨港制造、旅游物流等四個100億元產業鏈;‘5’即五個保障,即為抓好招商引資工作、注重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銀企合作、加強政務服務、抓好督查問效工作;‘6’即六大工程,重點抓好工業提質增效、項目落地投產、城市形象提升、旅游發展突破、農業優化增效工程。”
近年來,平南縣加快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新興工業城市目標,大力實施“高鐵、高速、港口、產業、城市、生態”“六位一體、多元融合”發展戰略,深入拓展“六大工程”和“大招商、招大商”活動,實現了經濟社會穩中求進、穩中快進的目標。
據介紹,預計2017年平南縣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億元,增長8.6%;財政收入18.11億元,增長11.8%;固定資產投資208億元,增長18%;規上工業總產值293億元,增長21%;規上工業增加值94億元,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5億元,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34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8元,增長8.2%。三大產業結構由2016年的23.4:39.3:37.3調整為22.2:40.1:37.7,第一產業下降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上升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0.4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7年7月20日,全區縣域經濟發展大會暨年中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縣域主導產業,推進縣域產業融合發展和縣域新型城鎮化,促進園區、企業、項目三位一體、同步發展,加快壯大民營經濟,構建一縣一拳頭或雙拳頭產業的發展格局,讓農業強起來、工業壯起來、服務業火起來,挺起縣域經濟的脊梁。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走在新時代的起跑線上,平南縣正在向讓農業強起來、工業壯起來、服務業火起來的大道上邁進,正在為加快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新興工業城市目標邁進,正在為譜寫好“中國夢”的平南新篇章而不懈努力。
| 上一頁 |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