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形式糾纏態產生和自檢驗實驗裝置。(中國科大供圖)
中新網合肥12月22日電(記者吳蘭)記者22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在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中又獲重要進展,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量子糾纏態的自檢驗。
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的李傳鋒、陳耕等人在測量設備不可信條件下實驗獲知了未知量子糾纏態保真度信息,實現了量子糾纏態的自檢驗。
量子糾纏是量子信息領域的重要資源。學術界通常采用量子態層析的辦法來測定量子糾纏態,這種方法類似于醫院中的CT掃描。通過量子態層析可以重構出糾纏態的形式,進而獲得糾纏態的保真度等重要信息。
然而量子態層析方法依賴于測量設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不能用于對安全性有要求的量子信息任務。
為解決這一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基于貝爾不等式違背的糾纏度量方法。科學界針對不同形式的量子糾纏態自檢驗,已經做了大量的理論工作,然而相關的實驗工作一直是空白。
李傳鋒、陳耕等人巧妙設計并實驗實現了兩比特和三比特量子糾纏態自檢驗實驗,針對不同形式的量子糾纏態,在測量設備無關情形下獲得了未知量子態的保真度信息,并和量子態層析的結果進行比對,證實了自檢驗結果的可靠性。這是國際上首個具有最優魯棒性的糾纏態自檢驗實驗,為把自檢驗推廣應用于各種量子信息過程打下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