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6日21時45分訊(記者 李裊)“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即將于5月26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能大師將在重慶展開技能比拼。重慶有不少優秀的技能大師,他們堅守匠心,共同撐起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脊梁,53歲的冷作工高級技師任相福就是其中一位。幾十年如一日的鉆研,任相福用一雙巧手剪裁著鋼鐵,讓一塊塊生硬鋼鐵變身龐大建筑。
“那年我才21歲,進廠時什么都不會。跟師父學了半年后,他開始把礦槽安裝工作交給我。”任相福回憶,為了做好項目必須狂補理論知識,起初每天要背著10多斤的圖紙,閑暇時就攤開研究,常常一看就是一個通宵。
業余時間,任相福開始自學計算機繪圖理論和軟件,學習鉆研國內外鋼結構施工先進技術,希望利用計算機快而精準的繪圖優勢,解決構件在實際制作中放樣難、裝配精度低等問題。日積月累,最初一竅不通的他成了計算機繪圖高手,為項目順利施工解決了不少難題。31年沉淀的一線工作經驗和高超技藝,讓任湘福成為一位專家型技術人才。
這些年,任相福和他的團隊相繼參加了天津天鋼東移、重鋼2500立方米高爐上料主皮帶通廊、重慶軌道3號線牛角沱車站、重慶國際馬戲城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參與的二十多項重點工程中,任相福攻克了種種技術難題。
位于南濱路彈子石的重慶國際馬戲城采用雙層殼體結構,外形酷似一枚臥著的雞蛋,被稱為重慶難度最大、最為復雜的“異形建筑”。任相福直言,這是一個鋼結構建筑,所謂“異形”,就是沒有一根龍骨是橫平豎直的,需要根據建筑的構造,進行“雙向扭曲”,也就是通常說的旋轉型。而這樣的扭曲,全部是異形,沒有統一的標準。
為了加工這樣的骨架,任相福帶領團隊利用兩臺千噸級的液壓頂,量身設計了兩臺頂彎裝置和整體空間拼裝胎架,該兩項裝置的設計還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013年11月,任相福冷作工技能大師工作室依托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創立,2015年9月該工作室獲得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任相福說:“現在,我的日常工作除技術攻關外,還要開展名師帶徒活動,爭取讓更多年輕人成為技術骨干。”
據悉,像這樣以技能大師專家命名的工作室,重慶還有數家。來自市人力社保局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4月,重慶共有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9個;技能大師工作室170家,其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7家、市級首席技能大師39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04家。近年來,依托各高技能人才項目,重慶累計培養高技能人才10萬余名,為社會輸送技能人才3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