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0月29日電(記者何磊靜)傍晚時分,在江蘇蘇州一個近1000平方米的拳擊館內,數十個手戴拳套的孩子專心擊打著沙袋,吶喊聲此起彼伏。他們的教練——來自克羅地亞的馬國倫,不時走上前糾正動作或進行示范。
這家位于蘇州最大商場蘇州中心的拳擊館正是馬國倫創辦的。馬國倫的英譯名是戈蘭·馬丁諾維奇,但他覺得要入鄉隨俗,更喜歡別人叫他的中文名字。他16歲入選克羅地亞拳擊國家隊,曾多次奪得克羅地亞和歐洲拳擊賽的冠軍。
幾乎每天早上6點,這位33歲的歐洲“拳王”就會來到拳擊館,帶領學員們做晨練。他的拳擊館在蘇州相當受歡迎,目前報名拳擊培訓的學員達500名,其中還有60多位小朋友。
但馬國倫的名聲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很多當地人喜歡直呼他“拳王”,倒不是見過他打拳時的英姿颯爽,而是因為他的暖心事跡,心里帶著尊敬。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馬國倫在10月中旬如期舉辦了一場慈善拳擊賽,邀請身在中國的14名中外選手參與。一場拳擊盛宴過后,他將辦賽所得的10萬元收益全部捐贈給蘇州工業園區慈善總會,用來救助5名困難家庭患大病兒童。
這是馬國倫第8次舉辦這樣的慈善拳擊活動。2015年,因傷退役的他第一次來到蘇州,幫助在當地外企工作的哥哥舉辦一場白領慈善拳擊賽。第一次拳擊賽大獲成功,但他們卻把籌集到的資金悉數捐給了蘇州一個患有唇腭裂的女孩,希望能給她帶去溫暖。
“自那以后,我就決定留在蘇州,每年都組織慈善拳擊比賽。”馬國倫說,5年來他累計捐贈的比賽收益有30余萬元,他還向蘇州工業園區的一所學校捐贈拳擊擂臺,并主動提供公益拳擊課程指導。
“我相信愛比拳頭更強大。”馬國倫希望通過慈善拳擊賽等公益行為,讓更多人參與體育運動,并關注慈善。“希望更多人能和我們一起,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給他們多一點愛。”
2017年,馬國倫在蘇州開了第一家拳擊館,一邊教授當地白領們拳擊和摔跤運動,一邊還免費輔導家境貧寒的兒童練習拳擊。去年,他在蘇州中心開了第二家更大的拳擊館,還請來克羅地亞籍的兩位教練一起幫他推廣拳擊,奉獻愛心。他也獲得了江蘇省政府頒發的“江蘇友誼獎”。
今年初,面對疫情突襲,馬國倫感到必須做點什么。他通過調動在歐洲的親戚朋友資源,向蘇州捐贈了2萬個醫用口罩。“蘇州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當時就知道我們會一起渡過難關。”
“經歷過這一切后,每個人都會更注重身體健康和運動,更熱愛生活。”馬國倫說,現在他的拳擊館已經正常營業,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愛上拳擊運動,他將在中國繼續打造更大規模的拳擊館。
“過去這5年,變化正在悄然發生。”馬國倫說,一開始中國的家長們不太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拳擊,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們正鼓勵孩子“摩拳擦掌”,站上拳擊臺直面挑戰,以此來強身健體、磨煉意志。
“我愿意繼續推廣拳擊運動,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它來傳播更多的愛。”這位身高近2米的壯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