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別讓買書“買了個寂寞” |
2020年11月14日 14:18 來源:中新網 編輯:陳麗婕 |
|
今年“雙11”,你有沒有“買買買”? 圖書品種全,折扣力度大……每年此時也是愛書人的狂歡日。當當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雙11”開局1分鐘,當當即售出3145762冊書;“雙11”當日,圖書收訂金額同比增長219%。 搶購結束,有人曬出自己的購書清單,也有人感嘆,看見好書就忍不住“剁手”,但囤是囤了,卻不知道何時才能讀完……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其中有你嗎? “囤書讓冬天變得溫暖” 朱薇在一家企業工作。今年“雙11”前后,她花在買書上的錢有一千多塊。
朱薇囤的一些書。受訪者供圖 “平時讀書的時候,總會從書中讀出相互關聯的其他書,也想看一看。”她說,那些不是著急想讀的,就隨時放在購物車里,反正以后也要讀到。電商活動開展得早,趕上有折扣就一口氣買了。 她簡單計算了一下,目前,已拿到手的書將近20本,“雙11”當天訂購的一堆書尚未送到,“許多書都是好書,而且價格便宜得讓人想哭,絕對讀者福利。”“囤書讓冬天變得溫暖。” 平時只要有想讀的書,她都會買。但也是因為如此,家里的書架幾乎都是滿的,并且時常更新。但問題就在于,買書一時爽,怎么擠時間看書卻成了不大不小的難題。 朱薇回憶,有一本作品自己開始沒讀完,就放下了,后來直接忘記了讀,“讀完囤的這些書,我也不知道要花費多長時間。因為有的書讀起來很快,有的雖然不厚,但內容需要深入理解。” 囤書,也是存資料 “不僅是‘雙11’當天,這之前十幾天,我就開始囤書了。”看著自己最近的購書清單,從事翻譯工作的劉靜說。 尤其最近兩天,她基本都盯著售書的電商平臺,買書買到夜里三點多。 童書、繪本、外文書……那份購書清單里的書品類很全,各有各的用處:有的是買來給孩子看的,有的是自己工作所需,全算起來,大概有20多單。 她計算了一下,有些好幾年前買的書到現在還沒來得及看,也沒機會看,“我并沒忘記那些書,如果有個契機,我可能就會拿出來看了。” “但我買書主要是存資料,尤其是小地方圖書館不夠用的情況下,如果以后遇到個翻譯上的問題,家里面有同類圖書,一下就能找出很多本來參考,這也是我囤書的意義所在。”她說。
劉靜多年囤下來的書。受訪者供圖 為啥讀書的速度趕不上囤書的熱情? 買了大量的書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讀,這并不是個別現象。在豆瓣上,有一個小組的名字就叫“買書如山倒 讀書如抽絲”。 小組成員超過46萬人,簡介寫道:“買書時總有一種囤積的熱情。閱讀時卻總沒時間、沒心情、沒機會、沒耐心。滿架的字紙用怨恨的眼看我……” 和上述簡介中提及的一樣,劉靜說,囤書多卻來不及讀的原因有很多,“不光是工作占據了許多時間,生活中也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每天讀書的時間卻是固定的,很有限。” “但問題是,你可能買書一次就買個幾十本,短時間內是看不完的。”劉靜認為,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買書是“跟風”,也不會認真去看,根本無從分辨書的質量好壞。 朱薇則表示,愿意囤書,本身就說明了對閱讀的一種關注。讀書的量也不是自己的首要追求,重要的還是讀到心儀好書時的獲得感,“看書需要花費時間,往后的時間還有很多。” 別讓買書“買了個寂寞” 讀書的價值有很多。它可以拓展人們的視野、提升自我,也可以在彷徨時治愈心靈。 今年早些時候,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主要成果公布。其中顯示,2019年中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保持增長勢頭。這也說明了人們喜歡閱讀的意愿。
資料圖:市民在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的新華書店內看書。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在知乎上也有這樣一個提問:如何改掉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毛病?有人回答少買、多看;或者是,當覺得書讀不完的時候,要及時“斷舍離”。 但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覺得,“愿意囤書”和“沒時間讀書”的現象一直都有,無須過分苛責。實際上這就是人們的求知欲和求知行為,喜歡多買書意味著強烈的閱讀興趣,是好事。 “買書是一個行為,讀書卻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他說,不用要求二者一定同步進行,有些書買回來可能在閱讀計劃里,但并不是最近就讀;有的是為了工作備用。 不過,好書仍然適宜早點讀。聶震寧提醒,買回來的書,還是要盡快翻一翻,有些書讀晚了,也許就會失去當下的興趣或者說樂趣,有可能就此束之高閣。 或許,這就如劉靜所言,想讀也好,存資料也罷,都要做好規劃,別讓買書最終買了個寂寞。(應受訪者要求,朱薇、劉靜為化名)(記者 上官云)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