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振興
航拍機沿著縣道俯瞰馬山縣東部大石山區,如果離開導航,人們很難發現深藏在崇山峻嶺之間的加方鄉龍開村。3年來,龍開村第一書記毛鑫把這里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
駐村之初,有孕在身的毛鑫挺著大肚子走村串戶、訪貧問苦;2018年底孩子出生后,她把母親接到村里照顧小孩,自己一如既往幫助貧困戶搞產業、做項目;今年5月南寧市中小學復課后,她又把還在讀小學的大女兒從城里的學校轉學到龍開村。不少人戲稱她是“搬家式扶貧”,有親戚朋友、當地村民直截了當地問她——你圖什么?
這個問題,毛鑫用實打實的扶貧成果作了回答:
3年前,龍開村27個屯絕大多數通屯道路都是狹窄的泥巴路,機器設備進不去、種好的農產品出不來;毛鑫多方爭取資金,在后盾單位的支持下拓寬了路面、硬化了道路,還在路旁加裝了護欄,突破了發展產業的“瓶頸”。
3年前,龍開村地薄、水少、山多,沒有像樣的特色產業,有的農戶靠著犄角旮旯里一點土地種些玉米勉強維持生計,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零;毛鑫帶領村“兩委”因地制宜,聯系企業、培育致富帶頭人、建立合作社,帶領貧困戶參與養殖肉牛、黑山羊等,還建起了小蠶共育基地。2019年,龍開村集體經濟達12萬元,預計今年可超15萬元。
3年前,龍開村絕大多數村民對“直播帶貨”還很陌生,好不容易種點山貨還賣不出好價錢。毛鑫乘著馬山縣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東風,在龍開村建起了電商產業園,并通過各種渠道為該村“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龍開村農產品網絡銷售額近30萬元。
……
毛鑫駐村3年,當初“地無三尺平,人無三日飽”的龍開村,現在屯屯通水泥路,家家用上自來水,238戶貧困戶共896人全部脫貧,并于今年11月脫貧摘帽;毛鑫個人先后兩次獲得“全區優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殊榮,并獲評第四屆全區“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群眾的滿意是最高的褒獎,龍開村的蛻變是我這幾年最大的收獲。”毛鑫表示,她將繼續努力,在新的崗位上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