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覃海明 通訊員 韋麟智 蒙曉霜)2月13日,陽光明媚。在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大滿村肉鴿養殖基地,上萬只鴿子在籠里撲騰,村民張儒君忙著給鴿籠投食加水。雖然過年期間還需要忙碌,但因為肉鴿需求量大、價格高,張儒君眼角眉梢上的笑意還是透過口罩傳了出來。
幾年前,張儒君因有兩個小孩要上學,家里開銷大,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南曉鎮政府與大滿村村委利用上級幫扶脫貧摘帽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80萬元建設肉鴿養殖基地,吸引周邊群眾成立養鴿專業合作社,并以“村委+企業+貧困戶”的模式,發動張儒君等3戶貧困戶參與肉鴿養殖。2019年,張儒君通過在家門口務工與發展產業增加收入,順利摘掉了貧困帽。“這里有200對鴿子是我的股份,基地提供養殖技術指導,負責統一銷售,每年保底分紅4000元。同時,我在基地打工,每月工資能有近3000元。”張儒君一邊熟練地添料,一邊對記者說。
大滿村第一書記徐祥宏介紹說,2020年,該基地肉鴿出欄總計18萬羽,全年銷售總額250多萬元,今年計劃在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打通線上渠道,將乳鴿推上大網站的生鮮銷售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