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禮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提出了“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總目標,提出“四個新”總要求和四個方面重要工作要求,為廣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區財政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搶抓新發展機遇,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落實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的積極財政政策,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擔當實干,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提供堅實財政保障。
堅持發展為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準確把握本地區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比較優勢,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當前,廣西正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必須充分發揮財政調控作用,集聚更多要素資源支持高質量發展。
突出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統籌整合一般公共預算和新增政府債券資金,大力支持工業振興,重點支持“雙百雙新”重大項目,加大企業技術改造獎補力度。用足用好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桂惠貸”、融資擔保等政策工具,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加大工業領域投入。統籌用好專項資金、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強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的投資牽引作用。持續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著力營造更加寬容、公平的市場環境。
突出支持創新驅動發展。用好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助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綜合運用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科技計劃后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源進入創新領域。深化財政科技計劃管理和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加快實施結果和目標導向的科技經費投入績效管理,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突出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聚焦港口、公路、鐵路等關鍵基礎設施,加大投入力度,打造新通道陸海交匯門戶和陸路干線的關鍵節點。繼續研究出臺有利于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高水平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積極支持發展“飛地經濟”,完善利益分配機制。
突出支持生態強區建設。將資源環境領域資金投入作為戰略性投入予以重點保障,持續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綠色擔保機制和風險補償機制,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撬動作用,規范運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助力綠色發展。探索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發揮市場機制的調控作用,培育企業保護環境的內生動力。
堅持民生為本,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人民幸福是“國之大者”。財政部門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穩定可持續的民生保障機制,以實際行動兌現財政承諾,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支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繼續落實失業和工傷保險降低費率政策,擴大失業保險返還等階段性穩崗政策惠及范圍,延長以工代訓政策實施期限。支持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完善多渠道靈活就業人員勞動保障政策,強化對靈活就業人員服務、勞動權益和基本生活保障。
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完善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政策,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支持加強普通高中基礎能力建設,擴大資源供給。完善職業教育財政支持機制,加大對高等職業學院產業學院建設支持力度。推進高等學校財政投入機制改革,提高高校經費使用自主權和統籌能力。
支持健康廣西建設。圍繞健全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體系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大對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升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落實好財政資金和政策保障,對醫保基金負擔的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種費用給予補助,加快推進全民免費接種。
支持民族邊境地區加快發展。加大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足額安排少數民族資金,促進全區各族交流交往交融。大力支持新時代興邊固邊,均衡性轉移支付、新增政府債券、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重點向邊境地區傾斜。積極支持開展邊民互市貿易改革試點,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
防范化解財政風險。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地位,將“三保”作為預算安排的重點,足額編列、不留缺口,確保“三保”不出風險。健全規范、透明、安全、高效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抓實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嚴禁新增隱性債務。推動建立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從嚴掌握提標擴面等增支政策,確保財政可持續。堅決防范庫款風險,壓減財政暫付款規模,確保庫款規模回歸合理區間。堅決防范好社保基金風險,加強動態監控,及時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出預警。
堅持三農為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決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財政部門要乘勢而上、再接再厲,繼續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過渡期財政支持力度總體穩定,根據實際需要和財力狀況,合理安排財政投入規模,優化支出結構,調整支持重點。研究制定自治區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逐年提高用于產業項目的資金比例。繼續落實好易地扶貧搬遷貸款貼息和補助資金,持續加大就業和產業扶持力度。
助力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完善財政支持農業產業振興政策,重點支持林果蔬畜糖等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穩步實施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五年行動,引領市縣“點線面”結合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加大對各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指導,引導各地因地制宜豐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引導更多社會和金融資本投向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助力提升農業生產競爭力。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標準和成本變化,合理保障財政資金投入,穩定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夯實糧食安全保障基礎。鞏固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成果,完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推動補貼發放和耕地地力保護相掛鉤。加快建成功能完善、運行規范、基礎完備的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
堅持信念為魂,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學習教育,根本要求是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財政部門要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的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抓實抓好,追本溯源學黨史、立根固本悟思想、為民理財辦實事、奮勇爭先開新局。
聚焦“明理”,在學思踐悟中筑牢思想之魂。堅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認識和把握財政的本質屬性,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中分析財政的發展規律,確保財政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聚焦“增信”,在歷史洪流中夯實信仰之基。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扶持力度,支持紅色教育基地建設,運用好我區豐富的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財政黨員干部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聚焦“崇德”,在牢記初心中踐行為民之責。結合財政職能開展好“財政為老區發展辦實事”“財政為基本民生辦實事”“財政為鄉村振興辦實事”“財政為縣域經濟辦實事”等系列實踐活動,確保學習教育接地氣、有聲勢、見實效。
聚焦“力行”,在攻堅克難中砥礪奮進之志。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財政經濟形勢,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全力保障財政收支持續增長、平穩運行,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力落實“六保”任務、支持打贏“七場硬仗”,助推我區實現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全面提質目標。
(作者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廳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