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民生服務 > 正文 |
綠水青山如何喜變金山銀山 |
2021年11月19日 11:58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通訊員 李志雄 鄒如意 記者 吳麗萍 編輯:韋幸文 |
|
原標題: 綠水青山如何喜變金山銀山 從五個觀察點看廣西生態旅游發展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視察時指出,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要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基本目標,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 近年來,廣西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一手抓生態保護,堅持“生態優先”理念,精心呵護綠水青山;一手抓生態旅游,妥善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匠心點化綠水青山,譜寫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生態文明發展新篇章。 本文選取桂林漓江、賀州姑婆山、柳州大龍潭、南寧大王灘、北海潿洲島作為觀察點,反映廣西生態保護和旅游發展相得益彰的經驗和成就,以資借鑒。 桂林漓江。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供圖 鷺舞漓江間 今年入秋以來,在漓江九馬畫山、黃布倒影景點所在流域,青山、綠水、翩翩起舞的白鷺,構成一幅賞心悅目的生態畫卷。 白鷺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俗有“環境檢測鳥”之稱。“這是白鷺用‘翅膀’對漓江生態環境‘投票’,漓江生態的確一年比一年好!”北京游客郭女士說。 近年來,廣西咬定綠水青山不放松,加強漓江的生態建設與科學保護。2019年,廣西又啟動桂林漓江生態保護和修復提升工程,實施漓江綜合治理、漓江生態保護、漓江生態修復等6大工程,讓這條“世界最美之一的河流”煥發新的光彩。 山更綠了。“大剎風景”的私挖濫采得到根治。目前,桂林已完成42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其中漓江風景名勝區及可視范圍內21座礦山全部復綠,修復面積136萬平方米。漓江河道挖砂問題已全面消除,修復非法采砂點近90萬平方米。 水更清了。漓江源頭、沿岸森林全面納入生態公益林管理,完成植樹造林107.7萬畝,漓江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80.46%,涵養了水源。漓江沿岸城鎮和鄉村污水處理設施逐步完善,漓江水質常年保持Ⅱ類以上。 游客多了。陽朔縣興坪鎮漁村,曾是漓江污水直排嚴重的地方之一。生態修復之后,村貌煥然一新,處處是景,游客紛至沓來。漁村居民張金銘告訴記者,“經過整治,村里環境大變樣。我們民宿的回頭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 村民富了。“今年1—10月全村游客接待量達到64.56萬人次,同比增長19.38%,旅游收入同比增加1200萬元。”漁村黨支部書記唐存學說。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