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媒體行 > “脫貧攻堅回頭看 鄉(xiāng)村振興向前走”云觀廣西采風活動 > 要聞速遞 > 正文 |
樂業(yè)縣百坭村:砂糖橘“秀”出產業(yè)富農經 |
2022年03月19日 00:07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陶潔 編輯:鄧達 |
|
廣西新聞網百色3月18日訊(全媒體報道組)3月18日,“脫貧攻堅回頭看 鄉(xiāng)村振興向前走”全國重點網絡媒體云觀廣西采風團走進時代楷模黃文秀生前駐村工作的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感受煥然一新的百坭村貌、富裕富足的村民新生活。
百坭村砂糖橘種植基地。廣西新聞網記者 宋瑤 攝 走進百坭村砂糖橘種植基地,貨車、三輪車在砂糖橘種植基地的村道旁停駐,果農將一箱箱砂糖橘裝運上車,呈現一片農收繁忙景象。“這是我們今年最后一批砂糖橘,現在基本上已經都賣完了,收益比從前好多了!”村民韋勝運開心地說道。這是百坭村產業(yè)富農的真實寫照。
果農正在收果,這是今年百坭村最后一批銷售的砂糖橘。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潔 攝
果農們正在將砂糖橘裝車。廣西新聞網記者 藍于涵 攝 百坭村是“十三五”時期的深度貧困村,也是“時代楷模”黃文秀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地方,于2020年順利脫貧摘帽,全村貧困清零。如今,這個深度貧困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xiāng)村面貌煥然一新。截至2021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超15000元,脫貧戶人均年收入達8000元以上。扶貧產業(yè)發(fā)展、村民脫貧致富,這些黃文秀曾牽掛的大事,如今正一一實現。
砂糖橘掛滿枝頭。廣西新聞網記者 宋瑤 攝 砂糖橘是百坭村的重點產業(yè)之一。目前全村砂糖橘種植面積約有2000多畝,年產量200多萬斤,砂糖橘產業(yè)的發(fā)展,助力當地群眾脫貧奔小康。產業(yè)富農,“領頭雁”的帶領是關鍵。“2017年以前,村民們都是各自零散作業(yè),并且因為不懂技術和管理,種植的砂糖橘產量低、品質差,再加上路不通,收益并不樂觀,村里有好多村民一度想放棄了。”班統茂回憶起百坭村曾經的砂糖橘種植狀況時說道。然而,在黃文秀同志駐村之后,百坭村砂糖橘的發(fā)展也迎來了轉機。
百坭村砂糖橘種植大戶、致富帶頭人班統茂向云觀廣西采風團介紹百坭村砂糖橘產業(yè)情況。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潔 攝 在黃文秀同志悉心的指導和帶領下,班統茂成了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2018年,班統茂積極協助黃文秀在村里成立了砂糖橘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積極組織群眾參加樂業(yè)縣農業(yè)技術專家、科技特派員到果園舉行的科技觀摩講座,給村里引進了先進的管護技術。班統茂說:“在文秀書記的支持和鼓勵下,僅我個人就帶動了四五十戶農戶一起種,村里的砂糖橘的產量也在2018年實現了巨大飛躍。2017年僅能產出6萬多斤,而2018年年底達到50多萬斤,產量翻了將近10倍。”
如今的百坭村全面完成道路硬化,村里的交通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潔 攝 此外,連接百坭村11個屯的水泥路于2019年修建完成,全長22公里,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脫貧致富的“產業(yè)路”。路通產業(yè)興,“產業(yè)路”的修通極大改善了當地交通條件,打通了砂糖橘的銷路,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村民韋勝運說:“從前村里都是泥巴路,大車開不進來,碰到雨天甚至都走不了,果種好了也賣不出去,甚至只能爛在地里,幾乎賺不到什么錢。”2019年以前,百坭村11個自然屯的交通問題曾極大制約著當地發(fā)展,導致群眾生產出來、賣不出去、沒有錢賺。改善當地交通條件也曾是黃文秀同志生前的一大心愿。 如今,黃文秀掛念的百坭村22公里脫貧產業(yè)路通了,村民們盼望的通屯路覆蓋到所有自然屯,樂百高速公路也可直達百坭村所在的新化鎮(zhèn),崎嶇蜿蜒的山路,再也不會阻隔大山深處百姓的發(fā)展產業(yè)和脫貧致富的夢想。 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旭介紹道。除砂糖橘產業(yè),百坭村也大力發(fā)展杉木、山茶油、八角、獼猴桃、茶葉、煙葉等特色產業(yè),并依托“秀起福地”品牌擴大產業(yè)規(guī)模。下一步,百坭村也將推動村級文旅產業(yè)發(fā)展,加快二、三產業(yè)發(fā)展。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