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自治區黨委組織制作的六集電視專題片《緊跟偉大復興領導人踔厲篤行》在各大媒體平臺熱播,各界反響強烈。其中4月14日播出的第三集《打贏脫貧攻堅戰》,主要講述廣西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書寫中國減貧奇跡的八桂華章。在新的起點上,勤勞勇敢的壯鄉人民,正努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用汗水和智慧編織共同富裕的美麗壯錦。
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三農”工作的重心已經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可以說,鄉村振興一頭連著脫貧攻堅,一頭連著共同富裕,都是事關民生的大事。如何才能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南寧市各級各部門從堅持和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堅持以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奮力開創了首府“三農”工作新局面。
又是壯鄉春回時,筆者欣喜地看到今日之南寧鄉村,不再是“貧困”“落后”的代名詞,而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一幅幅宜業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而這一幅幅美麗畫卷背后,是南寧市各級各部門以絲絲汗水奮力揮毫,在田野上播撒希望:
鞏固脫貧攻堅的“果”——堅決完成“三農”工作不容有失的四項底線任務,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嚴防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堅決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著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彈奏鄉村振興的“譜”——大力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打造以糧食、林木、水果、蔬菜、生豬、糖料蔗等為主,以茉莉花(茶)、家禽、桑蠶、牛羊、水產、中藥材為輔的“6+6”全產業鏈,形成一批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不斷提高“邕”系品牌影響力。
延續生態鄉村的“綠”——穩妥推進鄉村建設,因地制宜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深入實施村莊清潔和綠化美化行動,深入推進“廁所革命”,提升農村污水處理能力和垃圾治理能力。
提振鄉村振興的“魂”——加強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社會治理格局,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
破除鄉村振興的“空殼”——深化農村改革開放,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
架設美麗鄉村建設“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城鄉規劃融合、城鄉基礎設施融合、城鄉公共服務融合,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把好鄉村振興“方向盤”——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壓緊壓實責任,強化要素保障,加強能力作風建設,凝聚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邕城大地的鄉村振興美麗圖景正在徐徐展開,希望的田野一派欣欣向榮。鄉村振興是全域、全員、全面的振興,這也意味著,它是一場持久戰,是一項系統工程。
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只要保持歷史耐心,穩扎穩打,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就一定能不斷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定會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寧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