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鄉村 > 正文 |
二十四節氣·尋味廣西丨霜降 |
2025年10月23日 06:59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葉焱焱 編輯:曹麗媛 |
|
新聞眼春風化雨,夏露凝珠,秋葉紛飛,冬雪皚皚。自古以來,二十四節氣以獨有的韻律,編織著華夏大地的農耕史詩,承載著中華民族對自然的敬畏與智慧。廣西云-廣西日報特辟“尋味廣西·二十四節氣”專欄,從氣象維度探秘廣西,從新聞視角解讀廣西,圍繞二十四節氣進行全媒體報道,深入挖掘這一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厚內涵,探尋農耕文明的深邃與自然的奧秘,傳承廣西獨特的傳統文化。
2025年10月23日廣西日報10—11版“二十四節氣·尋味廣西|霜降”專版截圖 秋在萬山深處紅 霜降前后 平樂的農村便沉浸在豐收的歡騰里 那金紅的柿餅在陽光下靜靜醞釀甜蜜 也把沉甸甸的喜悅與希望 烙進每位農人的心田
漫山金紅是秋光(平樂縣橋亭鄉大塘口村)。黃俊霖 攝 平樂所產柿餅 品質透明細膩,霜白味甜 彈軟里藏著溫潤,兼具潤肺健脾之效 曾是嬰兒的保育佳品 旅途的隨身干糧 走親訪友的珍貴伴手禮 這片被譽為“月柿之鄉”的土地 已是中國柿子產業的重要坐標 ——平樂縣是我國最重要的柿子產區之一 也是我國最大的柿餅加工和交易集散地 平樂縣委、縣政府正匯聚資源傾力 打造百億級柿餅產業 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借平臺渠道之“舟船之力” 讓平樂柿餅載著桂北的秋陽與匠心 揚帆出海,風行天下 柿染霜華 平樂甜長
致富路上父子兵。熊偉 攝 有一種霜很美,叫“秋柿霜” 這就是深秋時節的早霜 早霜初起的時候 漫山遍野的秋紅秋黃 將秋天帶入了尾聲前的高潮 柿子也到了紅透甜透的時節 平樂冬短夏長,日照充足 特殊的地理環境 造就了柿子飽滿的質地 也讓“平樂柿餅”成為傳承百年的滋味 在平樂縣黨委、政府的推動下 平樂柿餅獲得食品安全認證 走出深山,遠銷國內外 成為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促進當地集鎮居民 和鄉村村民增產增收的特色主導產業 秋霜落,柿餅甜 一枚柿餅 映照著 一方水土的興旺圖景 也釀出了百姓日子里的“柿柿如意” 柿業開新圖 在全國最大的柿餅加工和交易集散地 ——廣西平樂縣 連片的柿紅在山水間鋪展 美得熱烈又鮮活
平樂供電局服務人員上門服務柿農,柿農分享豐收喜悅。吳濤 攝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也正在加快 110千伏昭州變電站等電網工程建設 為平樂柿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樂柿”生產車間。謝振國 供圖 從清晨繁忙的交易市場 到智能化的加工車間 再到村民溫暖的笑臉 平樂的這抹鮮亮柿紅 正書寫著屬于平樂的豐收傳奇
平樂人家,柿餅晾曬。熊平 攝 千年柿紅 甜潤今朝 百年柿樹枝繁葉茂。記者楊靈燁 攝 霜降時節 桂東北大地披上清寒 平樂縣的古柿林正悄然迎接這場歲末的洗禮 臥倒了的古柿樹依舊富有生機。記者楊靈燁 攝 平樂縣與柿的緣分 綿延千年 平樂現存6株樹齡超500年的“柿屆之星” 成為見證地方歷史與人文的“活化石” 紅柿子垂掛樹間。記者楊靈燁 攝 平樂人對柿的摯愛 已化為產業發展的動力 如今,古樹鮮果被巧制為柿餅、柿片、冰柿等佳品 遠銷至國外 柿子產品香飄四方 柿鄉故事口耳相傳 霜染千載 歌圩未央
田林縣利周瑤族鄉和平村水稻進入成熟收割期。黃斯杰 攝 對廣西人而言 霜降從不只是節氣的刻度 更是承載著豐收喜悅與英雄記憶的盛典 2016年 壯族霜降節隨二十四節氣 一同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讓這份流淌在時光里的民俗有了世界意義 壯族霜降節深深扎根于壯族的稻作文化 霜降節歷經數百年演變 從最初的農事歡慶 逐漸沉淀為融合豐收感恩、英雄紀念、商貿交流的 綜合性民俗盛典 而今 八桂的霜降節 依然秉持著樸素的人文情懷 從宋朝的慶豐儀式到今日的非遺盛典 廣西的霜降早已超越節氣本身 風卷清云盡 空天萬里霜
霜降。大作網 供圖 古人認為霜由露水凝結而成 而且露和霜也像雨一樣 皆從天而降,因名為“霜降” 作為節氣的“霜降” 意在表示天氣變冷、晝夜溫差變大 在霜降后的秋、冬、春三季 寒冷、晴朗且無風的清晨往往能看見霜 霜降有相反相成的兩層含義: 霜既能收縮、肅殺萬物 同時,霜的到來又促使萬物成熟結果 霜降時節是由秋向冬的過渡時期 萬物皆以收斂閉藏為務 霜降后 不僅南北方的秋收秋種等農業活動接近尾聲 寒冷的天氣還導致百工休工 霜氣橫秋夜生寒
霜降。大作網 供圖 當北方大地漸次銀霜鋪地 華南的八桂大地正迎來一年中最為舒爽的時期 此時空氣干燥,云量稀少 天高云淡的晴爽天氣居多 每年秋季首次發生的霜凍稱為“初霜凍” 真正在霜降節氣期間迎來初霜凍的區域 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一帶 廣西除了局地高寒山區10月中旬可見初霜 其余大部地區得等到12月至1月上旬 都說霜打的果蔬分外甜 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多 晚上消耗少,能積累下更多糖分 霜降溫養防燥寒 霜降時節 自然界的陽氣由收轉為藏 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順應這個變化 飲食上:講究“平補滋陰,培土生金” 起居間:應遵循“避寒就溫,早臥早起” 運動時:注重“動靜相宜,莫傷陽氣” 情志上:追求“安寧內斂,摒除悲秋”
廣西日報欄目創作團隊: 總策劃丨劉昆 策劃·統籌丨李耿 李春生 執行丨周映 楊靈燁 葉焱焱 視覺丨劉恒 王兀 藍敏 客戶端制作丨葉焱焱 特別鳴謝丨中共平樂縣委宣傳部、平樂縣融媒體中心 廣西日報農業部、創意工作室出品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協辦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