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鄉村 > 正文 |
破壁壘 促協同!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框架下綠色價值鏈伙伴關系論壇在北海召開 |
2025年10月23日 21:12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葉焱焱 通訊員 韋心陽 實習生 韋柳娟 編輯:曹麗媛 |
|
論壇現場。視屏攝制: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葉焱焱 實習生 韋柳娟 10月22日上午,“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框架下綠色價值鏈伙伴關系”平行論壇在北海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是2025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推動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綠色化,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和可持續發展。
論壇現場。記者 葉焱焱 攝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加速重塑,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突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綠色化已成為必然要求。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在全球價值鏈綠色化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圍繞“中國一東盟農產品綠色價值鏈實踐與展望”與“中國—東盟綠色貿易與重點行業可持續轉型實踐”兩大議題,來自東盟各國的嘉賓聚焦農產品綠色低碳政策的適配性與協同、重點工業行業綠色轉型實踐等重點領域,通過冷鏈物流清潔改造、新能源產品流通等經驗分享與案例介紹,探討區域行業可持續發展轉型與綠色低碳政策發展方向,進一步凝聚構建區域綠色價值鏈伙伴關系合作共識。 近年來,在提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內生動力方面,廣西大力培育綠色制造集群,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105家、綠色園區11家、零碳園區1家,綠色工廠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5%。通過科技創新延伸“糖業產業鏈”,構建9條循環經濟產業鏈,蔗渣等副產品利用率達100%,糖業循環經濟產值突破千億元。此外,廣西還積極打造面向東盟的清潔能源樞紐,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七成,核電裝機超過450萬千瓦;南方電網與東盟國家電網相連,累計跨境電力互濟超740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占比保持在90%以上。 在驅動區域價值鏈數智化變革方面,廣西搶抓“人工智能+”機遇,深入實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動,累計培育智能制造標桿企業49家、智能工廠377家、數字化車間337家,聚焦鋁、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打造176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全力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已建成超5000PFlops算力集群,算力利用率達75%;成立中國—老撾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發布老撾國家大模型,啟動印尼人工智能實驗室。 在構建多元韌性的區域綠色價值鏈方面,廣西依托中馬“兩國雙園”等開放平臺,聚焦新興領域,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今年前8個月,廣西對東盟進出口2750.9億元,居全國中西部省區市首位,電動載人汽車等“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近五成,新能源產品在印尼市場占有率高達46%。 會上,各方達成共識,將緊抓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與RCEP深入實施下數字與綠色化協同發展的機遇,加強政策對話與技術交流,共建區域綠色價值鏈標準體系,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實現包容普惠可持續發展,構建共同繁榮的綠色家園。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