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鄉村 > 正文 |
分步式機收效果怎么樣?這場現場交流會告訴你 |
2025年10月24日 10:0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王克礎 通訊員 黃文蓮 趙霓虹 劉志斌 趙敏敏 文/圖 編輯:曹麗媛 |
|
10月22日,2025年崇左市糖料蔗收獲新機具推廣演示暨機收經驗現場交流會在扶綏縣舉行,10家知名農機企業帶來的12臺新型收獲機具依次亮相并實地作業。重點展示的甘蔗割鋪機、甘蔗割堆機以及移動式分步式剝葉除雜設備等,能夠高效、流暢地完成分段收割和堆放整理等關鍵環節。 聚焦瓶頸,精準發力“分步式”收獲新模式 作為全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崇左市的蔗糖產量不僅占據廣西的1/3,更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5,產糖量已連續22個榨季穩居全國設區市首位。這一輝煌成就的背后,是崇左市對糖業可持續發展的不懈追求。當前,面對甘蔗生產環節中機械化收獲這塊“硬骨頭”,崇左市正以推廣新型收獲機具與創新作業模式為關鍵突破口,全力提升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為該市糖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而持續的動能。
演示會現場。 長期以來,甘蔗機械化收獲,尤其是在丘陵山區和中小規模地塊,面臨著機具適應性、購置成本和使用門檻等多重挑戰。為破解這一難題,崇左市將推廣“分步式機收”模式作為近期攻堅的重點。該模式的核心在于將傳統的聯合收獲環節進行科學分解,利用操作相對簡單、成本更低的專用機械,分步驟完成收割、鋪放、收集、剝葉除雜等工序。
移動式分步式剝葉除雜設備作業演示。 而此次亮相的12臺新型收獲機具,它們能夠在坡地、小地塊等復雜作業條件下,具有良好的通過性和作業穩定性,并且在關鍵性能指標如破頭率、損失率和含雜率控制上,展現了明顯優勢,為廣大的中小規模種植戶提供了經濟實用且高效的機械化解決方案。 配套支撐,系統推進“分步式”模式落地生根 為確保“分步式機收”模式能夠真正落地應用、惠及于民,崇左市構建了一套有力的支撐保障體系。崇左市已配套建成30個分步式除雜點,投放使用電動甘蔗剪1382把,并計劃在2025/2026榨季力爭建成100個以上分步式除雜中心。今年以來,崇左市已統籌使用良法技術推廣補助資金高達1.73億元,其中專門用于機械化作業的補貼達到1.53億元,有力地激發了農戶和應用服務組織使用機械化技術的積極性。該市已累計建成6個高效機收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并實施了37.63萬畝的甘蔗水肥藥一體化結合機械化種植面積,通過這些標桿項目的引領,為全面推廣機械化收割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成效顯著,持續鞏固糖業龍頭地位 通過“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的系統化協同推進,崇左市蔗糖產業的競爭優勢得到持續鞏固和提升。崇左市通過“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系統推進,持續鞏固產業優勢地位。2024/2025榨季,崇左市原料蔗入廠量1731.32萬噸,產糖229.07萬噸,產糖率首次突破13%,蔗糖產量已連續22個榨季位居全國設區市第一。展望未來,明確目標再啟新征程。面對成績,崇左市并未止步。下一步,攻堅的重點將更加明確地指向丘陵山區等區域的機械化瓶頸。崇左市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副主任陸素妮表示,引進和推廣適用本地地理條件的甘蔗聯合收獲機和分步式收獲機具,要做到“宜分則分,宜聯則聯,宜機則機”。為更好地推廣分步式機收,將為割鋪、堆蔗和集中除雜作業服務組織給予專項補貼,直接降低使用成本。同時,將繼續通過召開機械化收獲技術分享會、組織現場觀摩演示會等多種形式,讓蔗農和技術人員親眼見證機械化的實效,增強應用信心。
割鋪機、割堆機現場作業演示。 據悉,崇左市力爭到2026年,實現全市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7.5%以上。這一目標的實現,必將為崇左市乃至全國糖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而持續的機械化動能。
經驗交流會現場。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