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視覺 > 正文 |
18年前的今天 我們實現了“嫦娥奔月”! |
2025年10月24日 15:57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謝穆 |
|
18年前的今天 我國首顆探月衛星 “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奔赴月球 這是中國深空探測領域的第一步 也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2007年11月5日 “嫦娥一號”奔赴月球的第13天 成功環繞月球 “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 終于成為現實
“嫦娥一號”成功繞月后,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總設計師孫家棟緊緊擁抱、紛紛落淚。 2008年11月12日 由“嫦娥一號”拍攝的 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正式發布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 包含了月球南北兩極 完整的高精度月球表面影像圖 為全人類進一步探測月球 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回顧“嫦娥家族”探月時間表 感受中國航天的“頂級浪漫” “嫦娥二號” 首次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2010年10月1日國慶節當天,“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嫦娥二號”成功發射 和“嫦娥一號”相比,“嫦娥二號”軌道高度離月面更近、拍照更清晰。同時,“嫦娥二號”首次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對“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虹灣、雨海,進行大量拍照。
現在,“嫦娥二號”已經是一顆太陽系的人造衛星。據科學家推測,它會在2029年前后,飛到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在大約800萬公里之外遙望地球。 “嫦娥三號” 玉兔首次留下“中國腳印”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發射升空,順利在月球正面虹灣地區實現軟著陸。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 2013年12月15日早上4點多,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一號”從“嫦娥三號”走出,在月球上留下中國探測器的足跡。
“嫦娥四號” 歷史上首次月背軟著陸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開啟了全新的月背探索之旅。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旅行”之初,“嫦娥四號”開始執行地形地貌環拍任務,誕生第一張月背全景圖。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還進入了互拍留念模式。
“嫦娥四號”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圖像
“玉兔二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嫦娥四號”圖像 中國向世界宣告探測器成功實現月背著陸,創造了新的歷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實現月背軟著陸的國家。 “嫦娥五號” 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作為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通過機械臂在月球表面采樣和鉆具鉆取采樣兩種方式,采集到月球表面樣品。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嫦娥六號” 實現多個“首次”!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成功著陸在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預選著陸區,開始月背采樣。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 本次探月之旅,“嫦娥六號”創造了多個“首次”。 我國首次在月球背面展開國旗; 中國人首次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字,創造了中國印記; 嫦娥六號首次拍攝了一張彩色全身標準照。
明年,嫦娥七號將出發 前往月球南極尋找水冰存在的證據 嫦娥八號的發射也在計劃中 在未來 我們還要繼續前進 我們正在一往無前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