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生活觀:每個人都應該做生態文明踐行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做踐行者、推動者。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強化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
世界環境日前夕,環保部發布數據稱,我國連續八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污染已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在人人享受其便的汽車社會,機動車污染防治緊迫性日益凸顯。“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國部分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直接影響群眾健康。”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說。
治理污染、改善環境,必須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人人參與。全體公民不僅是綠水青山的享有者,更是建設者。
今年世界水日,水利部與共青團中央聯合倡議青年志愿者參與“河長制”,呼吁成千上萬“河小青”“河小二”加入全民治水行動。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雙、混雙冠軍趙蕓蕾代表志愿者倡議,發揚志愿精神,爭做節水護水、保護河湖的“百姓河長”。
綠水與青山,關鍵在鄉間。5月,全國村土地利用規劃工作全面啟動。國土資源部與共青團中央攜手啟動了全國村土地利用規劃志愿服務活動,盛邀廣大志愿者參與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以推動全社會關注美麗鄉村,人人成為綠水青山建設的參與者、關注方。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消費不僅是生產的終點,更是生產的起點。變革全社會的生活方式,對節約環保影響巨大,會產生難以估量的綠色效益。
| 上一頁 下一頁 |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