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領航壯大集體經濟
萬秀區32個村實現集體年收入超2萬元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陳嘉文 黎海平)去年,萬秀區針對當前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探索“企業帶動產業”“代理保險增收”“抱團服務產業”等模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取得明顯成效。
2018年12月25日,萬秀區城東鎮思扶村民安花生油加工廠壓榨車間里飄溢著濃香。該廠選材嚴格,選用本地新鮮的“珠豆”花生,產品通過黃曲霉素專業檢測。
思扶村以村民合作社為主體流轉土地投資建設榨油坊,聘請村內榨油技術能手負責生產和管理,農戶通過推銷產品的形式訂單入股分紅。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0萬元,設計月產花生油約2000公斤,預計一年的收益可達到10萬元左右。
花生油創出了自主品牌,合作社又利用起了花生渣作為養雞場喂雞飼料,節約養雞成本。思扶村駐村工作隊員葉政帥介紹,目前思扶村的貧困戶中有5戶貧困戶屬于沒有勞動力、殘疾、年老貧困戶,也是政策兜底的貧困戶。村子將所得的政府扶持資金投入到村民合作社的養雞項目里面,年底給貧困戶利潤分紅,實現對他們的幫扶。
思扶村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是萬秀區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目前,該區有16個村以“企業+合作社+致富骨干”的模式,將林下養殖三黃雞作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產業進行發展。
除了“企業帶動產業”模式,萬秀區還積極探索“代理保險增收”“抱團服務產業”“政村企聯動”“四股發展共贏”“入股保本分紅”“聯合清理合同”等模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如今,“代理保險增收”業務已經在各村實施,共產生保險業務16.6萬元。“抱團服務產業”模式已經完成了場地建設并訂購生產設備,預計一年純收入可達100萬元,每個村可增加收入15萬元以上,實現“1+1>2”的發展成效。“聯合清理合同”模式對各村以前出租集體山林土地的合同中租期過長、價格偏低的問題,由工作組進行全面清理規范,截至目前已完成清理規范集體資源承包合同的村16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增加4.026萬元。
截至2018年11月底,萬秀區32個村均實現了集體經濟收入2萬元以上,其中6個村達到1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