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民委研究室副主任 溫 軍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不斷增多,民族地區協調各種關系、承受各種風險、化解社會矛盾的壓力也呈現加大趨勢。加強新時代邊疆治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必須正確把握好以下幾個關系:
把握經濟因素與政治因素相統一。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一切問題的關鍵,而民族地區發展的關鍵,就在于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要著力在補齊薄弱環節短板、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夯實長治久安基礎等方面下功夫,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加強邊疆治理、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戰略目標。
注重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相結合。民族地區自然條件差、市場經濟起步晚、競爭能力弱,城鄉發展差距明顯,必須完善差別化的區域政策,加快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讓“一個地區都不要落下”。針對不同民族地區的特點,推動因族施策、因類施策向因地施策、因需施策轉變,著力解決區域內各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突出的共性問題,把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作為加強邊疆治理、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導向。
實現改善民生與爭取民心相一致。加強邊疆治理,推進民族地區繁榮發展,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民心,最見效的是加快社會進步。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優先支持民族地區社會事業建設,加大民生領域投入,著力解決制約社會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把推動社會全方位進步作為加強邊疆治理、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