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澳寒羊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全國重點網絡媒體“云觀河池”采風系列報道之一
廣西日報記者 廖慶凌 實習生 劉茹萍
近日,記者隨著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采風團走進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鎮拉棠村“萬戶萬羊”示范園。
在一個露天羊圈里,記者看到兩名身著工作服的人員在給母羊“體檢”。“我們在給羊做B超,檢測它們懷孕了沒有。”工作人員介紹說。在一側的腹腔鏡子宮角式輸精室里,幾名技術員在給母羊人工授精。“通過技術改良,可以讓原來一年一胎的母羊實現兩年三胎。”工作人員說。
環顧四周,示范園內澳寒羊胚胎移植工作室、腹腔鏡子宮角式輸精室、澳寒羊獸藥檔案室等一應俱全,拉棠村“萬戶萬羊”示范園不僅養殖,還聯合科研院校開展相關技術研究,都安澳寒羊產業走上了產研一體化的道路。
在位于都安澄江鎮八仙社區的澳寒羊屠宰加工冷鏈中心車間,生產線上一片忙碌,去毛、剝皮、分割、包裝……“這個中心冷庫區域面積3568平方米,屠宰區域面積8682平方米,倉儲區域面積3568平方米,熟食區域面積7068平方米。”中心負責人介紹說。
都安澳寒羊產業經過幾年精心培育,已經形成從種羊改良、羊羔繁育、育肥到屠宰、加工、冷儲、運輸、線上線下銷售等全產業鏈化發展的格局。
“地蘇鎮拉棠村‘萬戶萬羊’示范園采取聯建聯營的方式。”示范園基地工作人員李苗介紹,“聯建聯營項目由政府扶持,引進領頭企業建立繁育和養殖基地,貧困戶可投入資金購買種羊投放基地,企業進行繁育養殖,政府委派財務人員進駐企業代表農戶參與經營監管,村民合作社負責羊只飼養育肥,澳寒羊一年出欄兩批,出欄后的商品羊由企業統一保價回收,農戶一年可分得每只羊200元。”目前,都安已建成5個萬只澳寒羊種羊繁育基地、13個肉羊育肥基地、247個合作社,澳寒羊存欄量30萬只,受益群眾達到2.23萬戶8.86萬人。同時,現有本地山羊存欄量53.6萬只,形成了“縣有基地、鄉有羊場、村有羊社、戶有羊養”格局。澳寒羊養殖迅速發展壯大成為都安振興鄉村產業的生力軍。
“公司以打造百萬羊為目標持續發展,屆時都安澳寒羊基地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澳寒羊繁育養殖基地。”廣西澳都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鋼軍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