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綏訊 日前,廣西特色文藝之鄉評選命名活動結果揭曉,全區有26個縣(市、區)被命名為廣西特色文藝之鄉,其中扶綏縣榜上有名,被命名為“廣西特色文藝(白鷺舞)之鄉”,這是該縣繼2016年獲評“廣西特色文藝(采茶劇)之鄉”后又獲得的一項文藝殊榮。
據了解,扶綏縣白鷺舞是當地壯族民間傳統舞蹈,流傳于該縣渠舊鎮馱弄村及周邊村屯,是當地壯族群眾在春節、婚禮、賀壽等喜慶日子用于慶賀的表演形式,承載著當地的文化記憶,反映當地傳統的生產生活景象,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
扶綏縣白鷺舞表演時用木制白鷺頭,用布縫制白鷺身,畫上白鷺的羽毛和顏色,由演員套在身上模仿白鷺的形態, 作舞白鷺頭、行白鷺步表演。20世紀80年代,白鷺舞加入2名引雀人在前作向導進行引雀,并用本地山歌曲調演唱,唱詞內容不限。2016年,該舞蹈被自治區文化廳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白鷺舞曾多次參加各類表演活動并獲獎,1956年參加廣西第二屆民間文藝會演獲得優秀節目獎和優秀演員獎;1957年參加扶綏縣農民文藝會演;1983年參加了扶綏縣民族民間藝術交流大會。2016年,左江花山巖畫景觀申遺時,白鷺舞在廣西電視臺申遺直播節目中亮相。2017年和2018年,白鷺舞先后在中央電視臺《鄉土》《發現新廣西》節目中錄播,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極大提升了該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梁全東)